4月28日:上午10点至晚上11点,大館 F 倉 4月29日:上午10时至下午7时,大館 F 倉
利用程控LED照明和延時曝光攝影,這件作品將包括太陽週期、質子流和太陽黑子等在內的太空數據組進行視覺翻譯並在香港的城市空間展示出來。 太空氣象看似遙遠,卻對我們的星球有著切實影響。這件作品還關涉業已成為香港文化遺產的霓虹招牌。象徵太陽活動的、不常見的極光般的光芒照亮了香港少有的黑暗角落,這件作品也讓我們意識到宇宙潛在的運作以及我們在其中的位置。
該互動動畫使用颱風的風速和氣壓數據,將颱風「山竹」的效果視覺化。當觀看者靠近時,作品就以更大的聲音和更強烈的視覺效果來予以回應。 作品使用颱風「山竹」的天氣報導作為聲源。聲音速度隨著觀看者距離作品的遠近進行變化,以形成一種模擬風聲。 此刻我們感受到風的到來。
在氣候變化底下,香港將會是最快受到海平面上升影響的受害者之一。由於霧有著與水相似的外觀與流動性、戲劇裡多用於代替流水,於是以霧迷濛的特質來呈現這個只能在幻想中出現的威脅。根據海平面上升數據製造出一個圍繞起霧與光的空間,為觀者模擬出海平面上升後的環境,並以超現實和夢幻的外觀來為訪客營造出貼近水底下的視覺效果。
香港天文台在全市28個風力發電站每十分鐘收集一次數據。 這件作品直接從香港天文台網站收集數據,並將其可視化為流暢、連續的抽象動畫。 風、陣風和風向的實時數據與光與顏色的設置結合,以對應當下的氣溫和一天中的時間。 由此產生的生成視頻可能 永不會再重複,因為每個場景都是對不斷變化的風數據的獨特視覺化呈現。
一個在過去以及未來20年都會不融化的北極海冰的輪廓被凍入一個冰球。在室內溫度下,冰球逐漸融化。隨著冰球縮小,輪廓外層逐漸脫落,而裡層較小的輪廓象徵著四年後北極海冰的狀態。到最後,輪廓全部散落,透明的地球也消失了。 與本質是一塊冰原的南極不同,北極主要由海冰構成。在過去十五年中,北極變暖的趨勢加劇。年復一年,那些從不融化的海冰區域正呈指數縮小。我們需要採取及時的行動以阻止這一趨勢,挽救那些將太陽輻射反射回太空的冰原。
在展演中,懸掛在網格上的蠟燭逐漸融化。這些蠟燭的高度經過測量,以匹配自1960年代以來歷次過境香港颱風所造成的死亡人數。 每次香港颱風過後,公眾注意力往往集中於經濟損失與個人不便,很快便忘記颱風在某些地區所造成的悲劇性死亡。這件作品以熄滅的火焰來悼念那些因颱風而死的逝者,融化的蠟被放入作為度量的網格中,成為對死亡人數數據的一種無聲測量。
延時曝光攝影捕捉到程控LED條形照明燈在香港郊野產生的光影塗鴉,將兩組有關氣候急劇變化的預測數據可視化。 作品選擇的拍攝地點包括為守護城市而建的屏障和郊野的自然景觀。它們都顯示出去年超強颱風過境所遺留的被摧毀的若干痕跡。這些令人震驚的預測數據與圖片試圖讓人們意識到「香港的安全」或許只是個錯覺。
《零點點零》是一個由鋁合金、木材、音響設備、電機和微控制器製成的聲音裝置。這件作品受到微爆流現象的啟發。 零點點零是一個聲音裝置,靈感源自於微下暴擊流現象, 嘗試提取在氣象下流動變化的聽覺感官,以聲音去演繹風的觸感。 轉變成聲音的氣象配合裝置動態,由一端擴散至另一端,又再來回環繞。 在此作品嘗試撇除五官相對的感知,將視覺、觸覺和聽覺的界限模糊化。風原本並不存在於這個空間,但配合聲音裝置,風便在於這個空間中可感可知。
在這件作品中,一幅世界地圖被插上塑料吸管。吸管的高度與世界海洋湖泊中的微塑料濃度一致。地圖下面隱藏著一段錄像,錄像畫面是陽光照耀下的、純淨的水, 但只能透過吸管的孔隙看到。 如今,我們的純水供應系統已被塑料微粒污染。這件混合媒介裝置由以下幾部分堆疊而成──錄像代表著水原本的純淨,吸管指向我們加入的塑料垃圾,而地圖則顯示我們是如何分配水資源的。錄像只能通過吸管孔隙觀看,這表明水資源將總被看不見的塑料微粒所污染。這些使用過的吸管收集自香港美食廣場, 而地圖則選自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檔案,暗示著正是從那一時期開始塑料在我們生活中變得舉足輕重。 特別感謝Adventure Scientists和永富創建公司對本作品的支持。
在光污染侵擾睡眠的夜晚,我掃描並收集自己的腦波,再將腦波數據以激光蝕刻在有機玻璃板上。有機玻璃板後面是被抽象化為黑白形式的LED標牌閃爍圖像,這些圖像來自旺角等燈光區。 生活在高密度的城市環境中,窗外不斷閃爍的燈光讓我持續難以入眠。光污染對環境和我們的生理都造成了危害,每個人都有對黑暗的需求。
此作品將超強颱風「山竹」的風速數據製作成動畫,以光雕投影技術投射到由被颱風摧毀的樹木製成的裝置上。 2018年9月16日,「山竹」襲港當天,共有超過55000棵樹木被強風刮倒。此作品以一棵受害樹木的樹幹作為動畫屏幕, 向我們講述狂風暴雨的故事、地方生態系統遭受的破壞,也警示我們大自然毀滅性的力量。
在哈拉維(Haraway)的「賽博宣言」啟發下,我從颱風「山竹」造成的毀壞中回收了一個木樁,並使用一系列LED燈和傳感器製作了這個機器人樹樁。這個「活」的雕塑即刻回應著觀眾的動作和呼吸。 科學家認為我們已經進入人類紀,一個人類活動對環境產生明顯影響的歷史時刻。樹樁發光的部分是顯示樹木歷史的年輪。通過將基於傳感器的呼吸數據置於樹木歷史中,這個作品旨在提醒觀眾注意到我們所處的、於氣候變化時代與地球週期中的當下時刻。這個作品也象徵著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
閃電擊中地面前一瞬間會在天空出現一個獨特的分支圖案,稱為利希滕貝格圖形。這個數據可視化的作品在木頭上的特定點來觸發電流,製造出利希滕貝格圖形。這些圖形與2018年8月22日香港最強雷暴中的電擊接觸相匹配。 從遠處看,閃電似乎總是異常遙遠,且令人著迷。對於閃電,我從未感受到過危險,只是被天空中那微弱的光芒和弧度吸引。2018年7月2日,我失去了一位好友,他在遠足時被閃電擊中。對我和他身邊的每個人來說,他的去世令人震驚。這件藝術作品顯示了閃電的複雜性,既美麗又危險,在我們生活中留下痕跡。
鏡子中參觀者的影像被上個世紀水位變化曲線圖所分割,指涉我們與上升海平面之間的關係。曲線圖運用水彩在中國宣紙上畫成,而水彩所使用的水收集自香港被污染的空氣。 大氣層中大量出現的溫室氣體與我們現時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鏡中映照觀看者的臉,暗示我們既是問題的引發者也是問題的解決者。在一個充滿LED燈光的城市,傳統編織紙則讓我們懷想曾經更為簡單自然的媒介。
在此裝置中,一個簡單的音樂盒輕柔地播放著耳熟能詳的搖籃曲,但搖籃曲卻被一組運用颱風「山竹」數據所設計的程序所干擾,最終擾亂了音樂原本的旋律。 音樂盒所播放的勃拉姆斯的古典音樂象徵著家與安全。隨著風勢越來越猛烈,古典音樂的旋律分崩離析。當旋律被風暴數據強烈干擾,聲音成為展現自然力量和危險的另一種方式。
《港鐵靜脈》是「天體力學」研究項目的一部分,是與能源與環境學院合作的一件作品。此作品旨在提供一種觀看公共交通數據的新方法,以加深我們對城市規劃和設計的了解。基於大規模調查和基礎設施提供的數據,香港地鐵站在一天中某些時間的擁擠程度被可視化為一個生物系統,而每個節點代表著每個站點的超量人流。 以城市規劃師的視覺隱喻來獲得對一組原始數字的認識,是一項獨特挑戰。 如今它通過3D動畫來實現,以此描繪出香港地鐵系統在24小時的平均變動。 數據來自能源與環境學院的Shaurhat Chopra 博士,Xu Zizhen,Rohit Shyla。 本項目獲得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研究資助局的輔助金支持,項目編號11601915 「可視化多個時空數據集的設計策略」。
這件藝術雕塑「颱風紀念碑」取材于颱風「山竹」過後毀壞的樹木殘骸,而外形的靈感則來自於香港特有的“十號風球”颱風信號。木材上鐫刻的數字與字母是對一場自然災害的宏觀描述,而四周的亞力克圖案則對是颱風來臨時的現實場景再現。 自從1917年至今,「十號風球」的標誌一直伴隨著香港人,從未改變,仿佛昭示著我們與颱風之間不變的聯繫。關於颱風的記憶一直縈繞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論我們對它的態度,或是我們應對它的能力如何隨著時間而變化。點亮這座十字架一般的紀念碑,既象徵著對於已逝之物的哀悼與懷念,也象徵著我們在災害來臨時互相扶持的信念與大愛。從形象到抽象,這座雕塑連同亞力克圖案所描繪的災害場景也希望能激發人們對於我們和颱風之間的關係的思考。
根據香港地圖形狀,四個金屬焊接模具被特別製成。在一系列攝錄下的現場展演中,新鮮生雞蛋被放入模具,再加熱到每個地點有記載的最高地表溫度。 市區通常都比郊區溫度更高,這一現象被稱為「熱島效應」。近年來香港夏季常有破紀錄的高溫,導致許多人尋找更涼爽的地方消暑。然而,夏季酷熱是氣候變化的跡象,這件有趣的作品意在警告人們全球變暖的嚴峻狀況。 特別感謝任佳佳對數據部份的協助。
利用電影技術中獨特的「眩暈效果」,通過深度知覺,此作品將香港空氣質量最差與最好的年份可視化。從1990年到2017年間的臭氧濃度數據被轉化為製造「眩暈效果」的變焦焦距。鏡頭中微妙的運動象徵著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我們城市臭氧濃度的上升導致了光化學煙霧。它不僅使香港標誌性景色與澄澈的藍天成為罕見的風景,也引發諸如肺氣腫、支氣管炎和哮喘等心肺疾病。不少香港人的健康受到空氣質量下降引發的不良影響,但多數人卻對此問題漠不關心。 特別感謝Riya Sehgal,郭智照,黃雲濤。